当前位置: 法院执行 -> 执行工作动态

锦旗的背后:4800余平方米土地妥善执行

发布时间:2019-09-11 11:03:59


       7月24日上午,三位客人带着一面锦旗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覃塘区人民法院,为奔波劳碌的执行法官送上最诚挚的感谢。三位客人是贵港市东龙供销合作社的工作人员,他们说:“法院帮我们解决了‘心结’,送上一面锦旗是应该的!”

  大宗土地被非法侵占

  在一起恢复原状纠纷案中,贵港市东龙供销合作社状告姚某值、姚某华、梁某非法侵占其所有的4802.74平方米土地,请求法院判令三被告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拆除搭建在土地上的砖瓦结构房屋,并清除存放在土地上的物品。

  覃塘区法院审理发现,在诉争的大宗土地上,姚某值经营有一间农机修理店;姚某华则经营一个中板厂,大量木材及机器设备存放在土地上;而梁某则开办了一家汽修店。三被告无正当理由,长期非法侵占供销社的土地,使供销社无法正常使用该土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2017年6月,覃塘区法院依法判决三被告停止侵占原告的土地,在三十日内拆除农机修理店、中板厂、汽修店,将土地恢复原状后归还给供销社。

  然而,判决生效后,三被告却始终赖着不走,把侵占的土地当成了“唐僧肉”。无奈之下,东龙供销合作社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为执行工作“修桥铺路”

  接到执行申请后,考虑到涉案土地所在村有2000余人,涉及村里群众、私企和供销社等多个利益主体,如果强制执行易引起不良影响,执行法官步步为营,充分做好执行前的各项基础性工作。

  一是全面摸查涉案土地使用情况,多次走访当地的村委和周边村民,通过拉家常、问意见等方式,掌握当地村民对三名被执行人侵占土地的态度,积极争取涉案地周边群众对法院执行工作的支持。

  二是与被执行人进行正面商谈。为争取案件和解,执行法官与三名被执行人进行面对面谈话,劝告他们按规定搬离诉争土地。面对法官的到访,被执行人满口答应即刻搬离涉案土地,但法官一走,被执行人又念起了“赖字经”。

  三是逐步加压。面对被执行人的我行我素行为,执行法官决定改变执行方式。2019年4月16日,执行人员在涉案土地上张贴了执行公告,严正声明若在规定时间内被执行人仍不履约,法院将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对拒不履约的被执行人依法进行拘传、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强制执行维护法律权威

  4月25日,覃塘区法院派出执行团队专组人员赶赴涉案地块,进行强制执行。当天,执行干警在现场拉起警戒线,将涉案地块进行隔离包围,当场向三名被执行人口头发出“最后通牒”。众目睽睽之下,被执行人眼见法院动了真格,终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主动要求与执行法官一道商量执行方案,希望事情能有回旋的余地。

  最后,在执行法官的沟通协调下,被执行人当着众多村民的面立下“军令状”:保证将土地恢复原状并归还给供销社。考虑到被执行人的生产经营状况,申请执行人同意给被执行人适当时间,让他们顺利搬离不受影响,如此,既让被执行人依法履行了义务,又把对生产的影响降到了最低限度。

  目前,贵港市东龙供销合作社已在诉争土地上成功恢复经营,供销社及其八十余名员工的合法权益在法院的强力措施下得到了有效维护,多年的“心结”顺利了结。

文章出处:中国法院网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