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冬天的哈尔滨没下几场雪,但是气温还依然很低。执行局的陆法官已经习惯了每天早上和年轻人一同乘地铁上班,早上7点钟,我们在地铁站汇合,一同去往单位,开始一天的工作体验。
早饭的时候,陆法官再次同执行局主管领导孙树忠专委沟通了今天的案子,决定早饭结束后就出发,早去早回。这起案子所需要的材料已经提前几天准备好了,联系好当事人,在大家准备开始一天工作的时候,我们已经准备出发了。
今天出行选了一辆SUV,因为考虑到可能有省道、县道不好走。接上申请执行人,顺着车流走向哈牡高速,这时哈尔滨的早高峰已经结束了。利用车上的时间,陆法官再次打开案卷,这本案卷已经看了十几遍,但还是要对案件关键点进行确认。陆江安一边阅卷一边询问申请执行人,除了询问,更多的是安抚原告情绪。这起案件比较复杂,涉及三方利益,历时六年时间,中间关系错综复杂,其实当事人所说的内容,陆江安已经全都掌握了,只是静静地听他诉说。等待当事人渐渐平静后,孙专委和陆法官开始从法理角度对他劝解,一方面释法说理,另一面从人情角度不停劝解。两位法官一边安慰他,一边讲了一些关于《物权法》中的法律条文,纠正了当事人的一些错误观念。
在几十年的工作实践中,陆法官也总结出一套劝导当事人的方式方法,针对不同性格的当事人,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应对,不但能够安抚当事人的情绪,还能够让当事人更理智地面对自己的案件。
陆法官和孙专委是执行工作的老搭档,这些年,他也记不清跟着孙专委走了多少个地方,也不记得自己去过多少个地方,省内、省外,城市、乡村,走了多少里路,帮助多少个当事人。
经过一个小时的高速行驶,终于到达目的地,车直接赶往房产所在地,调解地点设在那里。在赶到争议房产所在地时,被告一方当事人还没有到,在电话联系之后,对方表示已经在路上,马上也会赶到。
被执行人赶到争议房产后,陆法官和对方进行了沟通,讲了案件的一些情况,被执行人表示积极配合,并在相关法律文书上签字捺印。一道由两起案件带来的执行难题马上就要解开了,不由得让大家觉得辛苦没有白费,调解工作即将取得圆满成功,在被执行人同意履行法律义务时,案件的申请执行人即原告代表再次提出了新的意见。
申请执行人称争议房产在6年前市值8万元,6年过去了房产早已经涨价,并对赔偿金额提出了新的异议,这让两位法官刚刚舒展的眉头再次紧锁。以往也有过这种临时变卦的情况,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新情况,还是让两位法官有点犯难。孙专委和陆法官及时调整一下思路,开始新一轮调解。
被执行人对申请执行人突然提出的条件弄得不知所措,甚至想不明白为什么申请执行人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在他看来更像是一条无理的要求。执行的两位法官经过反复询问才弄清楚为什么申请执行人会额外提出其他请求。经过尽一个小时的调解,依然没有取得什么有效进展,调解工作仿佛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死局。原本逐渐明朗的处理结果,现在因为申请执行人提出新的条件而停滞,双方当事人在事情处理上起了争执。两位法官及时将双方劝解开,分头做工作。
经过两位执行法官的劝解,双方的态度都有了明显缓和。陆法官提出建议,暂时缓和一下,给双方留点考虑的时间,休息一下再继续商量接下来的解决办法。
午饭之后,大家回到调解现场,双方的情绪都缓和了不少,这让两位法官放心不少,接下来的工作也会很容易开展。释法说理工作继续开始,一个小时休息的时间里,申请执行人也一直在思考法官上午调解时说过的话。下午一来,就表示法官说的话都有道理,自己就是过不去心里那道坎。这和孙专委与老法官探讨时得出的结论一致,当事人是由于思想上起了波澜,并不是有意为难执行工作。
两位法官针对申请执行人做起了思想工作,既有法理,又有人情,从双方整体利益考虑,向申请执行人陈述利害关系。申请执行人表示需要考虑一下。申请执行人代表经过几分钟商量,觉得原来的调解方案可以接受,如果坚持自己新的诉求可能还会将案子继续向后拖,对双方都是损失。至此,曾一度陷入窘境的案件终于以双方同意调解结案。
回来的路上,车上只有我们三人,两位法官的心情明显放松了不少,甚至可以用如释重负来形容。案子执行结束,一路的辛苦没有白费。
灯火渐渐明亮,高速公路上的黑暗被远远地抛在后面,城市再一次出现在我们眼前。家,离我们不远了。想到家,一切的辛苦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当城市的喧嚣逐渐趋于平静,两位法官的身影再一次出现在单位的大门前,一切都如出发时候的样子,变化的只是心情。同事们都已下班,迎接老法官的是明亮的灯光和头顶的国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