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空账户转财产? 法官巧识障眼法破执行困局 发布时间:2017-11-14 10:18:54
堂堂一家国际贸易公司,银行账户一分钱没有,网店账户也是空的,财产莫非都被转移了?近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在执行某体育文化公司申请执行某国际贸易公司财产一案中,凭借蛛丝马迹发现其新开银行账户和网店收款账户,并果断予以冻结。最终,在执行法官的主持下,双方达成和解,被执行人按照约定向申请执行人支付了全部钱款。
巨额债务逾期不还账户“余额为零”
2009年3月,某体育文化公司与某国际贸易公司签署《零售产品许可协议》,授权后者从事某体育用品的销售事宜。之后双方对该协议的效力、授权商标使用等问题产生争议。某国际贸易公司随后向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主张撤销协议,同时,某体育文化公司对某国际贸易公司提出反请求,要求某国际贸易公司支付逾期未付许可费用、赔偿未经授权使用该品牌商标等一系列损失。随后,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某国际贸易公司应向某体育文化公司支付70余万美元及利息。但某国际贸易公司一直未支付该笔钱款,某体育文化公司遂向上海一中院申请强制执行。
上海一中院受理该案后,迅速查明了案件事实,随即对某贸易公司发出传票。但是该公司负责人接到法院通知后,并未到场,且拒绝申报财产。法院立即查封了该公司的三个银行账户,却发现这三个账户中竟然没有一分钱,显然,财产已经提前“搬家了”。
账户“改头换面”难逃慧眼,执行工作迎转机
为破解执行困局,执行法官对该公司银行账户发起第二次调查,果然发现该公司又新开两个账户,上面有300多万元存款,法院立即对该笔钱款进行了冻结。与此同时,执行法官还发现,该公司负责人有频繁出入境记录。为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惩戒,法院立即采取将该公司其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其公司法定代表人和主要负责人出境等措施,使该公司负责人不得不来法院接受调查。
身陷危机难还债法院约谈促和解
在强有力的执行举措面前,某贸易公司如实向法院申报了财产,提供了库存产品清单,并将库存产品提供给法院拍卖。但此案如果继续抛售库存产品的话,某贸易公司将丧失偿还债务的能力,加之其所有账户都已冻结,很多正常业务无法进行,这也会导致申请执行人拿不到钱款。
考虑到某贸易公司的实际情况和员工的生计,上海一中院多次主持双方当事人进行和解,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约定某贸易公司一次性将70余万美元的本金付清,并支付一部分利息,某体育文化公司同意减免一部分保证金和利息。和解协议达成后,某贸易公司很快全额履行了付款义务,该案得以顺利执结。
文章出处:中国法院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