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万元征地款,近百农民工的血汗钱,执行财产流失与控制的反复拉锯……这一切,随着2月1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人民法院法官唐运明手中的法槌落下,终于归于平静。
“这都是我们的血汗钱,法院一定得为我们做主啊!”农民工老覃的呼声至今仍回响在执行法官罗忠布的耳边,让这个农民出身的年轻法官觉得身上的担子倍加沉重。
2014年3月,老覃等6名包工头组织了近百名同乡,从广西某机械施工公司承包了土石方的清理工程,但是直至工程结束,仍有近200万元劳务费被拖欠。被逼无奈,老覃等6人走进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然而,初步调查的结果不仅让50多岁的老覃掉下了男儿泪,也愁坏了年轻的罗忠布。原来,通过财产查询系统才知道该公司已经濒临破产,根本无财产可供执行。
2015年7月,就在执行陷入僵局的情况下,一则张贴在公司门口的拆迁公告给执行工作带来了转机。
“因为建设南宁市轨道交通二号线要依法征收公司厂房和土地,由于征地拆迁手续未办理完毕,拆迁征地款还没有发放。”
罗忠布说,他确认消息后就立即向当地财政局送达了协助执行通知书,冻结了该笔征地款。这一结果,让老覃长舒了一口气。
“这不是简单的工作疏忽就可以解释的,根据法律规定,你们应当及时追回征地款,否则由此带来的损失将由你单位承担!”2016年8月,罗忠布对财政局相关人员提出了严重交涉。
原来,2016年8月,广西某机械施工公司的拆迁征地款全部到位。由于当地财政局工作人员的交接疏漏,新工作人员压根儿不知道法院已经冻结了该公司的征地款,按照一般发放程序,征地款被全部汇入了该公司委托代理人广西某建筑公司的账户。
“这确实是我们的工作疏漏,我们一定全力协助法院追回已经支付的征地款。”财政局负责人老张当即表态,随即向法院提交了广西某机械施工公司征地款发放的全部资料,以及征地款汇入账户的全部信息。法院随即将汇入账户上的全部征地款148万元全部划拨至法院,再次取得了对该笔征地款的控制权,赢下了第一轮拉锯战的胜利。
2016年9月,得知银行账户被扣后,广西某建筑公司将一纸执行异议申请书提交到了法院,以该笔征地款是被执行人偿还的欠款为由,要求法院将划拨的银行存款148万元退回广西某建筑公司。这笔征地款的归属再次陷入拉锯。
“我们调查发现广西某机械施工公司与广西某建筑公司的关系并非简单的债权债务关系,而同为广西某建筑集团下辖全资子公司。”执行异议审查法官刘荣冬说,广西某机械施工公司为避免征地款被其他债权人取得,在集团公司的协调下,由广西某建筑公司代为领取这笔征地款。
2017年2月16日,经西乡塘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当庭驳回广西某建筑公司全部诉请,近百农民工最终拿到了久违的劳务费。
代表点评
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广西柳州市委员会专职副主委韦秋利:
这几年,我受邀参观了广西高院、柳州中院等地的执行指挥中心,法院在充分实现信息化,建立健全联合惩戒体系方面工作成效显著。广西高院执行指挥中心已建成全区四级专网和动态更新、开放共享的数据管理平台,通过远程视频指挥调度、被执行人信息查询等六大系统,实现了执行点对点查控网络全覆盖,升级完善了执行指挥中心网络查控系统和信用惩戒平台,推动信用惩戒联动机制建设,推动构建社会诚信体系。
广西开启了向执行难全面宣战模式,是动真格地“硬”起来了。社会各界也需要给予执行工作更多的宽容、配合和支持,形成理解执行、协助执行的广泛共识。
执行概况
2016年,广西法院不断深化“党委政法委领导牵头、各联动部门参与,人民法院依法主办”的执行工作新机制,形成全社会合力解决执行难新格局。
广西通过开展两个执行月活动,集中解决执行积案难案。在全区范围内组建1073个执行团队,集中破解千件大案难案,推进解决一批难案、大案。同时发扬红七军、红八军的精神,坚持创新驱动,利用新科技手段协助,强化执行措施,形成了“公交车上播‘老赖’”“无人飞机找‘老赖’”“凌晨出击擒‘老赖’”“网络直播抓‘老赖’”的格局。一大批“老赖”被拉入黑名单、拘留、罚款,直至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016年,广西全年共受理执行案件11.7万余件,执结10万余件,同比分别增长37.3%和37.9%,执结率89.67%,执行到位标的额13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