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你们快点过来,她今天在家里!”2月4日早上8点多,重庆市合川区人民法院的法官通过“执行110”得知了被执行人的行踪线索。
这是一件让执行法官杨代富颇为头疼的抚养费执行案,被执行人陈某一直逃避执行、躲避法官,平日在外打工找不到人,电话也联系不上,迄今已有20个月没有支付抚养费了。
接到线索电话后,杨代富立即带着书记员和法警出门,在申请人委托代理人王某(申请人祖母)的带领下,终于找到了和法院“躲猫猫”已久的被执行人陈某,并将其带回法院。
“我现在没钱,给不起抚养费。”“你就是不愿意给!”案件双方你一言我一语毫不相让,气氛顿时紧张起来。
原来,被执行人陈某与前夫黄某2007年结婚,一年后生育一子。2009年5月,黄某因交通事故致残,导致其性格大变,夫妻双方矛盾逐渐增多。2012年,陈某就开始外出务工,既不管孩子,也没有给抚养费。孩子遂向法院起诉要求陈某支付抚养费。法院判决陈某从2014年5月起每月支付抚养费。判决后,陈某开始支付抚养费,但也坚定了她离婚的想法,并于2015年10月离婚。
“希望你们多为孩子着想,不要老是想着已经过去的恩怨。”杨代富不停地劝说当事人。作为重庆法院系统的办案标兵,杨代富办案经验丰富,他知道要想短时间化解双方的矛盾是不可能的,主要还是进行疏导,让双方以孩子为重,尽量相互理解。
杨代富递过温开水,不停地从法律和情理方面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对于陈某反映孩子过得不好,自己给的抚养费没全部用于孩子等问题,杨代富又从法律角度进行了解释,告知其维护孩子和自己权利的途径。
陈某承诺给付抚养费,但双方在探视孩子的问题上各执一词,仍有分歧。“母爱是不可取代的,作为母亲要多陪伴自己的孩子,作为祖母要让孩子多和母亲亲近。”杨代富结合自己曾经办理过的案件,向王某解释。
下午1点多,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陈某分期给付所欠抚养费,并且得到今后只要孩子愿意,她就能和孩子在一起相处的承诺。
杨代富感叹,对于抚养费、赡养费等涉及亲人间的民生案件,虽然涉案金额不大,但往往有了矛盾就很难执行,要多下“软功夫”化解心结,少用“硬手段”再添矛盾。